新闻资讯

患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在大脑结构上表现出广泛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4-07-19 浏览次数:698

NIH资助的品行障碍研究确定了与该疾病相关的新大脑区域,为研究工作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未来的方向。

一项针对表现出持续破坏性、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模式(称为品行障碍)的年轻人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揭示了大脑结构的广泛变化。最明显的差异是大脑外层的较小区域,称为大脑皮层,这对行为、认知和情感的许多方面都至关重要。该研究由NIH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

“品行障碍是青少年所有精神障碍中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然而,它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治疗。了解与这种疾病相关的大脑差异使我们更接近于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最终目的是改善儿童及其家庭的长期疗效,“共同作者Daniel Pine博士说,他是NIH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发展和情感神经科学科主任。“关键的下一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踪儿童,以确定这项研究中看到的大脑结构差异是品行障碍的原因还是患有这种疾病的长期后果。

一个合作的研究人员小组检查了7至21岁青少年的标准化MRI数据,他们参加了世界各地的15项研究。分析比较了1,185名被诊断患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和1,253名没有该疾病的青少年之间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厚度以及更深皮质下大脑区域的体积。其他分析比较了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皮质和皮质下大脑测量、症状发作年龄(儿童期与青春期)以及同理心和其他亲社会特征的水平(高与低)。

患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在整个皮层和 34 个个体区域中的 26 个区域的总表面积较低,其中两个区域的皮质厚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患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在几个皮质下大脑区域的体积也较低,包括杏仁核,海马体和丘脑,这些区域在调节行为方面起着核心作用,这些行为通常对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具有挑战性。尽管其中一些大脑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在以前的研究中与行为障碍有关,但其他区域首次涉及到这种疾病。

与大脑结构的关联在男孩和女孩之间没有差异,并且在基于发病年龄和亲社会特征水平的行为障碍亚组中都可以看到。表现出更严重疾病迹象的青少年,会表现为低水平的同理心、内疚和悔恨,表现出最多的大脑变化。

迄今为止,这些来自最大、最多样化和最有力的品行障碍研究的发现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障碍与大脑结构有关。该研究还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大脑变化比以前显示的更广泛,跨越所有四个叶以及皮质和皮质下区域。这些发现为研究大脑结构差异与品行障碍症状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以及靶向大脑区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靶向大脑区域作为临床改进诊断和治疗的一部分提供了新的途径。



内容来源:NIH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

特别声明:本文由NIH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NIH。“雅昂国际”转载,不代表“雅昂国际”立场和观点。